写给助听器耳蜗朋友们:别让他影响你的人生!
时间:2019/1/2 10:03:14 点击:3156
人生百态,难免会被人贴上各种各样的“标签”。
无论我们怎样摆脱“标签”的束缚,都很难逃脱“标签”带来的影响。
标签,是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(或一个群体的看法),更是对这个人的局限。
无论我们再如何呼吁博爱平等,或有再多的同理心,在大众群体面前,我们始终无法摆脱听障的标签。如同1988年反歧视艾滋病运动至今,轰轰烈烈30年过去了,无数政府首脑,商界精英、演艺界大佬站台呼吁,至今,艾滋病人仍背负着沉重地标签。
所以,我们改变不了世人对听障者贴的“标签”,但是能改变自己对“标签”的看法。
一个人最厉害的就是,他的实力能对得起自己的标签。同时,他的精彩并不能由现有的标签来定义。
那些了不起的人,从来不因标签而妄自菲薄,也不因标签而束缚自我,他们不断突破自我,成为群体的偶像,也成为大众的偶像。
这也就是为什么,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例子——
因药物导致听损的女孩,成为学生榜样的清华博士;
二次植入耳蜗的姑娘,成为万人敬仰的绘画大师;
因发音不清在学生时代屡受欺凌的男孩,把串串摊做成了连锁店;
……
90后,我们那个时代都听SHE的歌,你还记得刚出道时的Hebe吗?
那时候她顶着一头齐刘海,站在那里就是一道乖巧的风景线。媒体和粉丝给她的标签始终是“邻家女孩”“乖乖女”……
然而,“邻家女孩”这个百搭形象却并不能掩盖她的进取心,她不甘心就这样走下去,永远靠颜吃饭,作为“长不大的乖乖女”于组合给予的舒适区内存在。
组合宣布单飞不解散后,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出路,这是一个艰难的上坡路。她飞往英国深造,重新开始学习音乐。而此时的音乐场,她的身价何止百万。
当时的新闻里,人们都笑她,说她年龄大了就会被新一代小鲜肉顶下去,多年后谁还记得她。
然而等她终于独自返回舞台时,她得重头开始,她开玩笑说自己是“新人出道”,一开嗓却惊艳世人。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,原来她早已跳出“乖乖女”的标签,磐涅重生。
8年,她用4张专辑,23座城市,38场演唱会证明了自己,经历孤独和低谷,在华语乐坛创造出一个独一无二专属田馥甄的音乐世界。
没有再记得那个“乖乖女”的标签了,“Hebe”也成为了过去,人们现在认识的,是田馥甄。
有人说:从Hebe到田馥甄,她从来不靠小幸运。
她跳出了标签的框架,勇敢挑战未知,便没有什么会成为她的桎梏。
Hebe田馥甄
也许,我们作为听障者,会错过很多人,很多事。这个标签,在许多听障者走向社会的时候压力尤其大。但是,标签从来都不能限制你往哪个方向飞,真正能决定的只有你自己。
只要你敢想,敢做,你也可以突破自己的想象,那些想象里做不到的事,不去尝试不去坚持又怎么能知道?
这个世界,有时候就是属于偏执狂的。
有人总是这样抱怨,说我们与健听者之间,总有条过不去的坎。在别人眼里,你永远戴着耳蜗,戴着助听器。
但是要告诉你,不管是活在别人定义的、抑或是自己赋予的标签里,一直不前进,迟早会把本有的优势消磨殆尽。
不如撕掉那些标签,突破想象地走出舒适区,可能一开始会很辛苦,会很孤独,但坚持下去,绝对会让你脱胎换骨。
这个世界是残酷的,每一天每一秒都充满竞争,无数人时刻思考如何改变现状,追寻更好。如果你因为助听器或人工耳蜗而放弃追寻,恐怕就只能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上了。
那些佩戴人工耳蜗或助听器的榜样们,也许只是这个群体的极少数人。但是所有人都是这个群体的一部分,每个人都有机会在各自的领域里成功。
通往世界的路,绝对不能自我设限。人生没有终点,潜力也没有上线。
也许,此刻的你看起来很渺小、很平凡,但只要敢于突破想象,挑战新的生活,你能抵达的,才能比想象更远。
推荐阅读:耳蜗儿童太内向,给外人打招呼会不好意思怎么办
听觉有道助听器行业网:http://www.hearway.cn/
文章发布于2019年1月2日 星期三
上午10:03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