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中耳炎,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。
当宝宝出现感冒、发热、咳嗽,变得容易哭闹,向父母表达自己头痛、耳朵痛,抑或开始抓耳朵、拽耳朵时,父母需要特别重视。
6岁以下儿童常见
据健康时报报道,我国南方区域5~6岁,北方区域3~4岁发病率最高。
6岁以下的儿童,大多都经历过至少一次急性中耳炎发作。
在美国,10岁以下的儿童,80%都经历过急性中耳炎。
如果患了中耳炎,如果家长没有密切关注,不及时给宝宝治疗,很有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的。
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
上呼吸道感染,是急性中耳炎的常见诱因。
冬春季节是这个病的高发期。
儿童的咽鼓管本来就较成人相对短、直、宽、平,细菌、病毒等更容易进入鼓室,当感冒后,炎症更容易波及儿童的咽鼓管及其中耳,引起小儿中耳炎。
小儿中耳炎,有70%以上都是感冒导致的。
小心宝宝“抓耳朵”
急性发作的症状:宝宝出现耳痛、抓耳、挠耳、烦闷、发热、睡眠困难和吃不下东西。
统计显示,90%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(AOM)患儿都有以上表现。
有的时候,宝宝会在半夜里感受到难以忍耐的疼痛,甚至自动要求到医院就医。
除了以述的急性发作症状,鼓膜炎症征象(鼓膜是否剧烈充血或呈黄色)和中耳积液情况(鼓膜是否外凸,鼓膜标志消失,继发性耳漏或自发性穿孔),也是诊断的参考指标。
预防中耳炎
1.宝宝感冒会引起咽鼓管感染,所以预防感冒(如接种疫苗)也可以降低中耳炎的发病率。
2.若感冒之后,可以通过滴鼻,令宝宝的鼻腔通畅,细菌和病毒不容易长时间逗留,减少引发中耳炎的可能性。
3.不要用指甲或尖锐物掏耳朵,避免耳朵皮肤黏膜或鼓膜损伤。
4.给宝宝喂奶喂药时,应将头抬高些,不要太着急,每次喂养后,随时擦掉流出来的奶,将宝宝竖立趴在胸前轻叩5~10次,防止其呛咳。
5.警惕急性中耳炎的早期信号:宝宝不明原因的不断摇头,抓耳,较大儿童自诉耳内轻痛、胀满感等。